99re在线播放,同城炮约免费网站夜色,少妇高潮灌满白浆毛片免费看,疯狂厨房2双人模式难关突破

關閉

廣東德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周一 至 周六

    9:00早上 - 5:30下午
  • 郵箱

    service@desunep.com
  • 聯系電話

    0663-8854140

行業資訊

2015年中國城市發展十大事件 水十條發布、大氣法新修均上榜
發布時間:2016-07-14     作者:desunep     來源:德森環保

2015年,是我國城市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時隔37年后再次召開,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城市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要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會議明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并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體部署。


 

2015年,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中重要的一年,新型城鎮化持續深入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戰略穩步實施。長三角等城鎮群規劃加快編制,滇中新區等一批國家級新區設立,北京市房山區等59個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出臺,撤縣設市等行政區劃調整加快,各地穩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進一步加強,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批準發布,這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綱領性文件,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的基本遵循;綱要提出要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的支撐帶。


 

2015年,是我國轉變城市發展方式關鍵的一年,著力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城鎮化質量。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后實施,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堅持源頭治理,從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的角度完善了相關制度,體現了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要求,順應了公眾對改善環境質量的新期待,為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指南。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切實提高城市排水、防澇、防洪和防災減災能力。


 

2015年,我國在全面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推動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中央成立了以張高麗副總理為組長的“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事項和重點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共建原則、框架思路、合作重點、合作機制等內容。中國倡議成立、57國共同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北京正式開業,將有效增加亞洲地區基礎設施投資,推動區域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進程,對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積極提振作用,有助于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


 

十大事件分別為: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批準實施、“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推進實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北京成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實施、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家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天津港發生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深圳發生特別重大滑坡事故(由于篇幅限制,我們只摘錄了和環境相關的部分事件)


 

五、《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實施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特別是機動車保有量急劇增加,我國大氣污染正向煤煙與機動車尾氣復合型過渡,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霧霾等重污染天氣頻發,現行法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現行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是1987年制定的,1995年、2000年經歷過兩次修改。


 

2015年8月29日,《大氣污染防治法》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修訂通過,修訂后的《大氣污染防治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從修訂前的七章66條,擴展到現在的八章129條,不僅在法條數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幾乎對所有現行法條都做出了修改。


 

修訂后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不僅實現了與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的銜接,也將“大氣十條”中的有效政策轉化為法律制度,除總則、法律責任和附則外,分別對大氣污染防治標準和限期達標規劃、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重污染天氣應對等內容作了規定。


 

立法目的:以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公眾健康、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強化了地方政府責任,加強了對地方政府的監督。同時以標本兼治的理念出發,不僅制定嚴格的治理措施,還堅持源頭治理、規劃先行,從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的角度從根本上解決大氣污染的問題。


 

污染物總量控制和限期達標制度:大氣污染的防治,以改善空氣質量為目標,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推行重點污染物排放權交易,加強對燃煤、工業、機動車、船舶、揚塵、農業等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將揮發性有機物、生活性排放等物質和行為納入監管范圍,鼓勵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優先并網。實行限制達標制度,限期達標規劃向社會公開,政府每年向本級人大報告限期達標規劃執行情況,也向社會公開。


 

對大氣進行動態監管: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大氣污染防治科學技術研究,開展對大氣污染來源及其變化趨勢的分析。


 

制定系列環境標準:要求制定包括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燃煤、燃油、石油焦、生物質燃料、涂料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產品、煙花爆竹及鍋爐等產品的質量標準。


 

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由環保部門劃定重點防治區域,確定牽頭地方政府,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防治、信息共享和聯合執法,對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氨等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實施協同控制。重點區域內的新建、改建及擴建用煤項目,實行煤炭的等量或者減量替代。


 

重污染天氣的應對:對于重污染天氣的治理措施,要求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機制,地方政府制定應急預案,根據預警等級啟動應急預案,實施停產、限產、限行、禁燃、停止建筑施工、停止露天燃燒、停止學校戶外活動等應急措施,并鼓勵燃油機動車駕駛人在不影響道路通行且需停車3分鐘以上的情況下熄滅發動機。


 

目標責任制、約談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為實現改善空氣質量目標,三種制度齊下,督促地方政府為當地的空氣質量負責,并要求將考核結果向社會公開。同時,提高了對大氣污染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對監測數據造假的,不僅要沒收違法所得,并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還有可能取消檢驗資格。


 

修訂后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強化了地方政府責任,加強了對地方政府的監督;同時,從堅持源頭治理,從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的角度完善了相關制度。主線更清晰,重點更突出,內容更完備,管控措施更嚴密,公眾參與更暢通,體現了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要求,順應了公眾對改善環境質量的新期待,為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


 

六、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水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當前,我國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十分突出,影響和損害群眾健康,不利于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切實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國家水安全,2015年4月2日,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共10條、35款、76項、238個具體措施,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指南。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了工作的總體要求: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原則,貫徹“安全、清潔、健康”方針,強化源頭控制,水陸統籌、河海兼顧,對江河湖海實施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科學治理,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堅持政府市場協同,注重改革創新;堅持全面依法推進,實行最嚴格環保制度;堅持落實各方責任,嚴格考核問責;堅持全民參與,推動節水潔水人人有責,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水污染防治新機制,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多贏,為建設“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的美麗中國而奮斗。


 

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嚴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劇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中趨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水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好轉。到2030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主要指標:到2020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高于93%,全國地下水質量極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達到70%左右。京津冀區域喪失使用功能(劣于V類)的水體斷面比例下降15個百分點左右,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力爭消除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到2030年,全國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5%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為95%左右。


 

為實現以上目標和指標,行動計劃確定了十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針對工業、城鎮生活、農業農村和船舶港口等污染來源,提出了相應的減排措施。二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合理確定產業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以工業水、再生水和海水利用等推動循環發展。三是著力節約保護水資源。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控制用水總量,提高用水效率,加強水量調度,保證重要河流生態流量。四是強化科技支撐。推廣示范先進適用技術,加強基礎研究和前瞻技術研發,規范環保產業市場,加快發展環保服務業。五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水價改革,完善收費政策,健全稅收政策,促進多元投資,建立有利于水環境治理的激勵機制。六是嚴格環境執法監管。嚴懲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和違規建設項目,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健全水環境監測網絡。七是切實加強水環境管理。強化環境治理目標管理,深化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嚴格控制各類環境風險,全面推行排污許可。八是全力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科學防治地下水污染,深化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強良好水體和海洋環境保護。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于2017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九是明確和落實各方責任。強化地方政府水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排污單位主體責任,國家分流域、分區域、分海域逐年考核計劃實施情況,督促各方履責到位。十是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國家定期公布水質最差、最好的10個城市名單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環境狀況。加強社會監督,構建全民行動格局。


 

行動計劃238項具體治理措施中,除了136項改進強化措施、12項研究探索性措施外,重點提出了90項改革創新措施。在自然資源用途管制、水節約集約使用、生態保護紅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資源有償使用、生態補償、環保市場、社會資本投入、環境信息公開、社會監督等方面體現了改革創新的新要求。


 

七、國家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試點


 

在2013年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解決城市缺水問題,必須順應自然。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


2014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提出了海綿城市建設——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的基本原則,規劃控制目標分解、落實及其構建技術框架,明確了城市規劃、工程設計、建設、維護及管理過程中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的內容、要求和方法。


 

2015年1月20日,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聯合發布《關于組織申報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的通知》,明確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申報指南。


 

4月2日,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5〕17號),明確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建設滯、滲、蓄、用、排相結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設施。新建城區硬化地面,可滲透面積要達到40%以上。


 

4月,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聯合公布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根據競爭性評審得分,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進入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范圍,名單如下(按行政區劃序列排列):遷安、白城、鎮江、嘉興、池州、廈門、萍鄉、濟南、鶴壁、武漢、常德、南寧、重慶、遂寧、貴安新區和西咸新區。


 

7月1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指標(試行)》,明確了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指標分為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水安全、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顯示度6個方面18項具體考核指標。


 

8月10日,水利部發布《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工作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對主要任務進行部署:一要制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二要嚴格城市河湖水域空間管制,三要因地制宜做好河湖水系連通,四要推進城市水生態治理與修復,五要建設雨水徑流調蓄和承泄設施,六要完善城市防洪排澇體系,七要強化城市水資源管理與保護,八要加強城市水源保障和雨洪利用,九要做好城市水土保持與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


 

9月2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雨水蓄排順暢合理利用的海綿城市建設,有效推進新型城鎮化。會議確定:一是海綿城市建設要與棚戶區、危房改造和老舊小區更新相結合,加強排水、調蓄等設施建設,加快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和黑臭水體治理等問題。二是從今年起在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在基礎設施規劃、施工、竣工等環節都要突出相關要求。三是總結推廣試點經驗,采取PPP、政府采購、財政補貼等方式,創新商業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運營。


 

10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5號),意見提出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12月1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開發銀行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開發性金融支持海綿城市建設的通知》,通知要求國家開發銀行作為開發性金融機構,要把海綿城市建設作為信貸支持的重點領域,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把國家開發銀行作為重點合作銀行,加強合作,增強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資金保障,用好用足信貸資金,為海綿城市建設助力。


 

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要提升建設水平,加強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海綿城市。城市供排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進行規劃建設。城市建設要以自然為美,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


 

12月3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政策性金融支持海綿城市建設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高度重視推進政策性金融支持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把中國農業銀行作為重點合作銀行,加強合作,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切實提高信貸資金對海綿城市建設的支撐保障能力。農發行各分行要把海綿城市建設作為信貸支持的重點領域,積極統籌調配信貸規模,優先對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給予貸款支持,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0年,貸款利率可適當優惠。


 

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可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切實提高城市排水、防澇、防洪和防災減災能力,對于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八、國家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這是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全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宏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在該規劃的指導下,2015年,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持續推進,取得多方面顯著成效。


 

城市群規劃加快編制,城市群作為新型城鎮化主體形態的地位更加凸顯。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要求,2015年在城市群規劃編制上取得積極成效,以跨省區城市群為重點,開展了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哈長等4個跨省區的城市群規劃編制,《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已于2015年4月頒布實施。隨著規劃的頒布和實施,城市群對我國新型城鎮化的支撐作用將進一步增強。


 

一批國家級新區設立,對新型城鎮化格局的支點作用進一步增強。2015年國務院同意設立湖南湘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州新區、云南滇中新區、哈爾濱新區。2015年4月,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國家級新區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新區“要突出體現落實國家重大改革發展任務和創新體制機制的試驗示范作用”,并強調新區要“推動產城融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這為未來一段時期國家級新區發展指明了方向。


 

行政區劃調整加快,為優化城鎮體系結構和做大做強城市提供了支撐。2015年我國行政區劃調整步伐呈加快趨勢:一是撤縣設市,黑龍江東寧縣,廣西靖西縣,四川康定縣、馬爾康縣,云南騰沖縣等縣撤銷,設立了縣級東寧市、靖西市、康定市、馬爾康市、騰沖市;二是撤縣(市)設區,北京密云縣、延慶縣,天津寧河縣,河北保定滿城縣、清苑縣、徐水縣,秦皇島撫寧縣,江蘇鹽城大豐市,河南三門峽陜縣,廣東肇慶高要市,廣西南寧武鳴縣,重慶市潼南縣、榮昌縣,云南玉溪江川縣,陜西榆林橫山縣,以及青海海東平安縣等撤縣(市)設區;三是特大城市中心城區有序整合,保定市,設立蓮池區;上海市靜安區、閘北區撤銷,設立新的靜安區;常州市武進區和戚墅堰區撤銷,設立新的武進區;無錫市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撤銷,設立梁溪區;銅陵市銅官山區、獅子山區撤銷,設立銅官區。四是新設區。如無錫市設立了新吳區;六安市新設葉集區等。五是撤地設市。新疆哈密地區、吐魯番地區、西藏林芝地區等撤銷,設立地級哈密市、吐魯番市、林芝市。六是“兵團設市”。新設的可克達拉市(第四師)成為新疆建設兵團的第8個市。七是由縣級市升為地級市,如海南省縣級儋州市撤銷,設立地級儋州市。


 

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出臺,在更多領域開展更具針對性的體制機制探索。根據新型城鎮化發展新趨勢和新要求,在總結梳理第一批試點成效的基礎上,2015年11月推出了北京市房山區等59個第二批試點,并將北京市大興區等14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一并納入。第二批試點優先考慮了改革意愿強,發展潛力大,具體措施實的中小城市、縣、建制鎮及符合條件的開發區和國家級新區等,并體現了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適當傾斜,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及在長江經濟帶地區選擇若干具備條件的開發區進行城市功能區轉型等因素。這樣,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范圍擴大至135個城市(鎮),地域遍及各省區市及兵團,類型涉及各類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鎮。


 

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進一步加強,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2015年,初步完成了14個城市開發邊界劃定試點工作,開展了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等劃定工作,海綿城市、城市綜合管廊等工作加快推進,推出了第三批84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多規合一”工作取得初步成果。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關于開展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選擇60個左右條件成熟的地區開展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工作”。8月底,有關地區的建設方案均已上報國家有關部門。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出臺了《關于促進具備條件的開發區向城市綜合功能區轉型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順應開發區轉型升級和政府職能轉變背景下的新要求,推動具備條件的開發區城市綜合功能改造。2015年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意見》,城鎮棚戶區改造持續推進。


 

各地穩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特大城市在積分落戶政策方面積極探索。截至2015年11月,25個省份出臺了本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概括來看,各省份普遍采用了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合法穩定就業、參加城鎮社會保險三個指標,形成了以城市規模為分類標準的差別化人口遷移和落戶政策。一是縣城及以下城鎮的落戶限制全面放開;二是在城區人口50萬~100萬人的城市落戶,一般要求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合法穩定就業兩項同時具備,有的省份還規定了年限要求(一般為1~2年);三是在城區人口100萬~500萬人的城市落戶,一般要求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合法穩定就業、參加城鎮社會保險達到一定年限三項同時具備;四是城區人口500萬人以上的城市總體態勢是要嚴格控制人口規模。一些特大城市加快公布積分落戶政策,北京在通州區探索積分落戶政策的基礎上,2015年年底《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正式公布,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成都已初步制定居住證積分管理辦法。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國家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努力走出一條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九、天津港發生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


 

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難(其中參與救援處置的公安現役消防人員24人、天津港消防人員75人、公安民警11人,事故企業、周邊企業員工和居民55人),8人失蹤(其中天津消防人員5人,周邊企業員工、天津港消防人員家屬3人),798人受傷(傷情重及較重的傷員58人、輕傷員740人),304幢建筑物、12428輛商品汽車、7533個集裝箱受損。截至2015年12月10日,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等標準和規定統計,已核定的直接經濟損失68.66億元。


 

事故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做出重要批示,并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事故搶險救援和應急處置做出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李克強總理率有關同志親臨事故現場指導救援處置工作,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進行研究部署。經各方努力,事故救援及現場處置任務于2015年9月13日完成,清運危險化學品1176噸、汽車7641輛、集裝箱13834個、貨物14000噸,798名傷員得到妥善醫治。


 

8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趕赴天津“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現場,看望慰問消防隊員、救援官兵和傷員及受災群眾,部署下一步救援救治、善后處置和安全生產工作。


 

8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由公安部、安全監管總局、監察部、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部、全國總工會和天津市等有關方面組成的國務院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組,邀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派員參加,并聘請爆炸、消防、刑偵、化工、環保等方面專家參與調查工作。


 

調查組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運抵區南側集裝箱內硝化棉由于濕潤劑散失出現局部干燥,在高溫(天氣)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熱,積熱自燃,引起相鄰集裝箱內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險化學品長時間大面積燃燒,導致堆放于運抵區的硝酸銨等危險化學品發生爆炸。


 

調查組認定,瑞海公司嚴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是造成事故發生的主體責任單位。該公司無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重違反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和濱海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違法建設危險貨物堆場,違法經營、違規儲存危險貨物,安全管理極其混亂,安全隱患長期存在。


 

調查組同時認定,有關地方黨委、政府和部門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監管不力、履職不到位等問題。天津交通、港口、海關、安監、規劃和國土、市場和質檢、海事、公安以及濱海新區環保、行政審批等部門單位,未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未認真履行職責,違法違規進行行政許可和項目審查,日常監管嚴重缺失;有些負責人和工作人員貪贓枉法、濫用職權。天津市委、市政府和濱海新區區委、區政府未全面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對有關部門、單位違反城市規劃行為和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失察失管。交通運輸部作為港口危險貨物監管主管部門,未依照法定職責對港口危險貨物安全管理督促檢查,對天津交通運輸系統工作指導不到位。海關總署督促指導天津海關工作不到位。有關中介及技術服務機構弄虛作假,違法違規進行安全審查、評價和驗收等。


 

公安機關對24名相關企業人員依法立案偵查并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其中瑞海公司13人,中介和技術服務機構11人)。檢察機關對25名行政監察對象依法立案偵查并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其中正廳級2人,副廳級7人,處級16人;包括交通運輸部門9人,海關系統5人,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5人,安全監管部門4人,規劃部門2人)。


 

事故調查組對123名責任人員提出了處理意見。建議對74名責任人員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其中省部級5人,廳局級22人,縣處級22人,科級及以下25人;對其他48名責任人員,建議由天津市紀委及相關部門予以誡勉談話或批評教育;1名責任人員在調查處理期間病故,不再給予處分。


 

針對事故暴露出的八個方面的教訓與問題,調查組提出了十個方面的防范措施和建議,即堅持安全第一的方針,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任何企業均不得違法違規變更經營資質;進一步理順港口安全管理體制,明確相關部門安全監管職責;完善規章制度,著力提高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法治化水平;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建立全國統一的監管信息平臺,加強危險化學品監控監管;嚴格執行城市總體規劃,嚴格安全準入條件;大力加強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和特殊器材裝備配備,提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嚴格安全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等中介機構的監管,規范其從業行為;集中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調查組還查明,本次事故對事故中心區及周邊局部區域大氣環境、水環境和土壤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天津渤海灣海洋環境質量未受到影響。沒有因環境污染導致的人員中毒與死亡病例。截至2015年年底,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已基本消除,受污染地表水得到有效處置,事故中心區土壤和地下水正在進行分類處置與修復。對事故可能造成的中長期環境和人員健康影響,有關方面正開展持續監測評估,并采取防范措施。


 

十、深圳發生特別重大滑坡事故


 

2015年12月20日11時40分,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鳳凰社區恒泰裕工業園發生渣土受納場滑坡。此次滑坡覆蓋面積約38萬平方米,淤泥渣土厚度達數米至十數米不等,造成附近的恒泰裕、柳溪、德吉成三個工業園33棟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損毀,包括廠房14棟、辦公樓2棟、飯堂1間、宿舍樓3棟、其他低矮建筑物13間,涉及企業15家。截至2016年1月12日,已發現69名遇難者,另外還有8人失聯。


 

災害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家主席習近平立即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廣東省、深圳市迅速組織力量開展搶險救援,第一時間搶救被困人員,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做好傷員救治、傷亡人員家屬安撫等善后工作;注意科學施救,防止發生次生災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做出批示,要求抓緊核實情況,全力組織搜救,全力救治受傷人員,盡最大努力減少傷亡;全面排查周邊安全隱患,防止發生二次災害;同時,查清災害原因,做好善后處置。


 

深圳市和光明新區災后立即啟動救援應急預案,迅速成立現場救援指揮部,成立現場搜救組、現場監測組、醫療保障組、核查人員組、新聞發布組、自身災害防范組、外圍警戒組、交通疏導組、通信保障組、后勤保障組等10個小組,組織公安、消防、特警、衛生、應急、安監以及規劃、國土等部門1 500多人在現場全面開展救援工作。廣東省消防總隊還調集東莞、惠州、省特級三個支隊共100多人參與救援工作。


 

12月25日,國務院批準成立了深圳市光明新區渣土受納場“12˙20”特別重大滑坡事故調查組,由安全監管總局局長楊煥寧任組長,安全監管總局、公安部、監察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全國總工會和廣東省人民政府有關負責同志任副組長,邀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派員參加。事故調查組下設技術組、管理組、責任追究組和綜合組等四個專項組。


 

初步查明,深圳光明新區垮塌體為人工堆土,原有山體沒有滑動。人工堆土垮塌的地點屬于淤泥渣土受納場,主要堆放渣土和建筑垃圾,由于堆積量大、堆積坡度過陡,導致失穩垮塌,造成多棟樓房倒塌。調查組經調查認定,此次深圳滑坡災害由受納場渣土堆填體滑動引起,不是山體滑坡,不屬于自然地質災害,是一起生產安全事故。


 

深圳光明新區紅坳余泥渣土受納場“12˙20”特別重大滑坡事故發生后,最高檢及時派員介入事故調查,成立由最高檢、廣東省檢察院和深圳市區兩級檢察院60余名干警組成的檢察調查專案組,制訂周密調查方案,全面收集證據材料,依法開展調查工作。現已查明光明新區城市管理局、光明新區查違辦、深圳市水土保持監督監測總站等部門的部分工作人員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違法行使職權或不作為,對事故的發生負有重要的責任。截至2016年1月18日,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檢察院、福田區人民檢察院和龍崗區人民檢察院分別對光明新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鄧志雄、市政服務中心副主任曾科挺、原光明新區光明辦事處查違辦副主任朱武躍、深圳市水土保持監督檢測總站工程師鄭存輝等12名犯罪嫌疑人以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立案偵查,并采取了刑事拘留的強制措施。


 

(作者:邵益生,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研究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周長青,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級高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外汇| 泗阳县| 江山市| 中江县| 定结县| 永济市| 福建省| 宜黄县| 吉林省| 贵阳市| 温州市| 南昌市| 桐梓县| 九江县| 肇东市| 江华| 萍乡市| 集安市| 监利县| 历史| 阜南县| 浦城县| 定结县| 黄冈市| 芜湖市| 彭阳县| 武威市| 桑植县| 长沙市| 东平县| 长子县| 海丰县| 宁阳县| 泽普县| 内黄县| 莎车县| 改则县| 会东县| 宁南县| 巴林右旗| 泸州市|